信仰•忠诚•自律今天利用党日时间,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主要是谈一谈信仰、忠诚、自律这三个问题。为什么讲这三个问题?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信仰、忠诚、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强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开展这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信仰、忠诚、自律,关乎人的成长进步,对加强党性修养乃至立身做人,起着方向性决定性作用,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来思考、实践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分别谈谈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也算是和大家作个交流。一、先谈第一个问题——信仰我认为:人最不能缺少的精神需求是信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的需要层次进行解构时,把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他认为生理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主要是解决生存的问题;自我实现才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解决的是人的信仰问题,这是人精神上的最高追求。信仰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信”就是相信、信任和信服,“仰”就是仰视、仰慕和尊敬;从内涵上来说,信仰就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是对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也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信仰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人类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是有意识和思维的。信仰作为意识的一种形态,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但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下,人往往有着不同的信仰。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对未知世界感到困惑和恐惧。那时,人们的信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对神的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