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滋养,以日用而不觉的方式影响人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持廉守正的时代新风。尚廉: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铺陈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历史成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深厚的廉洁基因,自古以来就推崇一廉如水的为官之道:西周初年的《周礼天官冢宰》中把“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等“六廉”作为评价官员的标准;《左传》记载了国相子罕“我以不贪为宝”的故事;此外,古代先贤还把“廉”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从政治修养上升到治国理念,从治吏标准拓展到道德评价。如《管子牧民》提出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等。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见利思义”是共产党人对家国情怀、民生福祉的高度张扬。革命时代冲锋在前,建设时代吃苦在前,改革时代奋斗在前。所重者家国大义,所轻者个人私利。一代代共产党人为成全大义承星履草、以身许国。重义轻利,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