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的实践与思考整改是巡察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巡察成效的集中体现。强化巡察整改落实是全面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只有在做细做深做实日常监督上下功夫,才能高质量推动巡察整改落实落地,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本次调研回顾总结我市近年来在开展巡察整改日常监督中的探索,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进一步深化的路径与举措。一、主要做法与成效近年来,X市委巡察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推动建立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机制,坚持“三个导向”,压实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20XX年在X市率先出台《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实施办法(试行)》,被列为X市巡察整改绩效评估试点县(市)。坚持“问题导向”,做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针对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面上问题、重点问题及问题线索,建立四张“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式登记、销号式管理,推动巡察监督、整改与治理有机贯通。一是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在巡察期间,巡察组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应改未改的突出问题以及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个别典型问题等,会同所在单位纪检监察组织共同把脉会诊,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督促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及时解决。立行立改情况写入巡察报告,并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本届以来,已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105份,涉及国有房产资产管理、干部违章搭建等问题,均在巡察组撤点前得到高质量解决。二是面上问题——专项治理。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或倾向性问题,形成巡察工作专报,上报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