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主题勿忘国耻吾辈自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EnteryourenglishtitlehereEnteryourenglishtitlehere第一部分:历史背景第二部分:罪恶行径第三部分:立法历程第四部分:重大意义南京大屠杀(Nanjing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前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EnteryourenglishtitlehereEnteryourenglishtitlehere历史背景01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南京大屠杀(英语:NanjingMassacre,RapeofNanjing)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历史背景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历史背景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历史背景01历史背景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