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运河何以重生“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既是唯一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原点城市,又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牵头城市。运河孕育了扬州独特的精神风貌,成就了扬州曾经的繁华鼎盛,更引领着扬州未来的发展方向。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让古运河重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谆谆嘱托,指引着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探索实践。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对于扬州这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而言,依旧意义非凡。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扬州努力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以勇当尖兵、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奋进发力、实干争先、久久为功,探索出一条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赢的新路径。坚持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理念,呵护运河生态底色在中国版图上,北部横亘东西的长城与东部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彰显出古代中国“人”的伟力。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凝固的历史,那么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流动的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7年上半年,短短数月内就曾两次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扬州见事早、行动快,2007年便荣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和遗产保护的牵头城市何以扬州?这源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自觉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