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学生社团党团建设的育人价值实现研究0引言高校学生社团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高校学生及学生社团数量的不断增加,党团组织建设紧随其后,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在改革健全基层团建制度中提出:推进社团建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创新机制。高校发挥党、团中央的号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充分借助学生社团有效实现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1农林高校学生社团党团建设育人价值实现的载体1.1农林高校学生社团党团建设育人价值的体现1.1.1思想引导的价值高校社团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而基层党团组织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是社團会员的思想引领,以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自我思辨能力,分辨是非,选择正确的思想潮流、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1.1.2素质培育的价值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社团党团建设作为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一是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类型的社团均以社团特色课堂教授社团内容为基础活动,拓展其他精品活动。二是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学生社团党团建设的存在,弥补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定期进行团建活动,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校学生。1.1.3激励团结的价值学生社团活动的举办是社团成员的共同协作力量的集合。一方面,社团成员有共同的目标、爱好,团支部的思想引领,有利于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凝聚社团力量;另一方面,所有建设团支部的社团活动使高校共青团员更加有认同感,增加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与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