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除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的调研报告:以优良作风为基层减负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坚持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近期,重庆市纪委监委成立调研组,到部分区县和市级部门实地调研,梳理总结过去一年全市破除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取得的经验成效,分析仍然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研究深化治理的对策措施。准确界定两组概念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破除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需要精准区分基层各层级、行业、领域不同范围履职群体的不同减负需求,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关于基层。调研发现,党员干部对基层的概念认知存有较大差异,有的认为村(社区)是基层,有的认为乡镇(街道)是基层,有的认为区县及以下皆是基层。概念的模糊不清可能导致落实减负要求出现偏差。党章第三十条明确,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均是党的基层组织。因此,基层是一个广义的、相对的概念,其范围不能简单从行政区划角度绝对地割裂开看,应当涵盖各个层级、行业、领域中具体抓落实的群体,把面对群众、企业提供服务的基层单位作为重点,通过减负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关于负担。调研发现,基层干部对负担的感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价值导向型。对感知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即使任务再艰巨再繁重也少有怨言,但对感知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