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夜间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夜间经济,简称夜经济,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活力和消费繁荣程度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北京市自2018年推出“深夜食堂”,2019年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以来,夜间经济快速发展,并步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导的新时期。一、发展现状1.夜间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内容集中。北京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居民的夜间消费需求旺盛,本研究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有夜间消费经历,42%的受访者每周有1—3次夜间消费,75%的受访者夜消费时长1—3小时,夜消费已成为北京居民的常态化消费行为。受疫情影响,北京居民的夜间消费场景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线上夜消费集中于网购和外卖,线下夜消费集中于餐饮、购物和观看演出。2.夜经济供给日益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以“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为代表的夜经济集聚区。大栅栏、三里屯等夜经济地标,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等夜经济商圈,上地、五道口等夜经济生活圈应势而起,夜经济供给体系日益丰富。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24小时书店、便利店、药店等夜生活设施,40条夜间公交线路,20家“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夜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3.夜经济支持政策频出,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曾通过发展夜市搞活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为释放消费需求,激活经济发展活力,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不断推动夜经济发展。2018年,《支持“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