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地方官员的应急处突能力,赋予一线响应人员一定的临机决定权力。今天,应急管理不仅是政府管理的一部分。它与常态管理一道,成为政府管理的AB面。多次重大突发事件都表明,地方官员的应急处突能力不强,就难以做到“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也可能会导致风险迅速放大升级。结果,针尖大的窟窿形成了斗大的风。一些地方官员不懂应急、不学应急、不会应急,危机感知能力差,平息事态能力低。唐钧: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提升路径2021.06.04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5期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优劣,直观地体现在经他们处理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恶劣影响等诸多方面。因此,应急处突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并且应该主动提升的基本功。培养应急处突能力,首先要全面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机理,阻止危机发生,“上医治未病”;其次临危不惧、现场指挥、科学应急;最后恢复正常后做好善后。由此来看,领导干部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囊括了全流程的任务,包括事前识别安全风险和预防危机,事中科学决策和控制损失,事后化解负面影响和推进安全发展。在本质上,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是以全方位提高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实际效果为内核的能力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六项能力。一、风险研判能力:掌握应急处突对象的动态状况和风险规律应急处突的大忌是“情况不清、底数不明”。在风险社会环境中,应急处突时“情况清”和“底数明”的要求包括三个层面:应急处突对象的静态情况、动态趋势;物理上的周边连锁反应;逻辑上或强或弱的社会关联因素。因此,领导干部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