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理论蕴涵及实现路径的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是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互动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社会有机整体中,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灵魂,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理论依据、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x月xx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而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根本在人才,根本靠队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前提、必要条件、关键所在,是建立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长远成效、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对持续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我们党看来,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