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四项措施”充分发挥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XX县坚持把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建设农村(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来抓,开展教育和服务双结合,充分发挥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功能。加强民主管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中心和决策议事中心。设置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规范“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广泛讨论,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促进民主管理,确保各项事务决策民主科学,落实公开透明。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社区共召开会议决策事项280多件,30多件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落实。创新服务机制,发挥“服务中心”作用。把村级活动场所作为服务群众的大窗口、联系群众的主阵地,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制度,及时接待来访群众,确保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利用手机信息平台、信息公开栏等,及时发布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惠民政策、致富信息、劳务用工信息等。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社区)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2700余件,发布各类信息4300余条,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开展教育培训,发挥“学习平台”作用。把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及时向党员群众传达中-1-央、区、市、县的各项政策。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在农闲时间开设党员群众教育培训课堂,开展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科技带头人等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教学,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