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1992年1月至2月,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危难关头,邓小平从北京一路南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考察,针对当时我国改革现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破除了姓“社”姓“资”的思维禁锢,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在徘徊关头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重振了改革信心。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前进道路上仍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依然有必要从南方谈话中汲取改革智慧、拓宽改革思路、凝聚改革力量。一、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一)必须对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作出区分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中对制度的调整,这是一段时期以来理论界的困惑之地,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打通的关节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370改革不能再抽象谈论“制度”问题,众所周知的“制度”事实上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不能把其中的“基本制度”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混为一谈。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制度、体制、机制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政治概念,“制度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结构;体制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机制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2]。只有反映社会结构的制度才能决定社会性质,体制和机制则反映的是国家具体运行方式。改革调整的是“体制机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进一步改革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澄清了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识误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