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研究高校的办学使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基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一个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服务的重要辅助部门,在“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把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方针,努力提高学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办学使命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为“十四五”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十四五”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思路高校图书馆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高校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加强建设与发展,更好地迎接“十四五”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可以努力拓宽资源建设内涵,引入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在合理利用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大虚拟空间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使“智慧空间”分布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特色资源,使高校图书馆的品质得以提高[1];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由单向性服务转向多元性、复合性、主动性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满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不同需求,加强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图书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发展。二、“十四五”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涵“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高校图书馆要牢牢把握这次机会,紧紧围绕“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