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机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这个重大论断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为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提供思想指引。那么,它是如何实现新的飞跃?换言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系统理解这个重大论断的前提基础,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深刻把握实现新的飞跃的内在机理,不能仅从单一的实践基础或是理论因素入手,而是需要从品格基础、时代体认、实践诉求、理论准备、文化积淀、充足动能、境界提升多维度加以探讨和分析思想飞跃的重要条件,才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一、品格基础:内在秉承和切实坚守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只有具备开放性的理论品格进而能够不断审视和完善自身的理论,才能实现理论本身的跃升,这是任何思想实现新飞跃的前提基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理论的重大飞跃都是秉承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理论品格的必然结果。正是秉承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态以丰富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