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第25期】贵州:“六强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编者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以发现问题、查找问题为导向,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贵州省通过“六强化”扎实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在部署开展、工作保障、结果运用、核查处置和考核评议等环节,将工作抓常、抓长、抓细,切实增强了监督抽查工作的实效性。现将贵州省经验编发,供各地学习、借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是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的重要体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的有力抓手,是压实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贵州省通过“六强化”扎实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一、强化问题导向,部署监督抽查。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参数,研究制订监督抽查方案。一是确定重点品种。以豇豆、韭菜、芹菜、牛肉、羊肉、鸡蛋、鸡肉、水产品等问题较为突出品种作为监督抽查重点品种,根据风险监测和例行监测情况扩大重点品种覆盖面,增加大白菜、菜豆、香葱等风险较大的品种。二是增加抽检参数。近年来,省级监督抽查农药残留重点参数从30项增至60项,兽药残留重点参数从6项增至21项。检测参数包括毒死蜱、克百威、氯霉素、氧氟沙星等禁限用农药和禁停用兽药,以及氯氟氰菊酯等常规药物。市、县级监督抽查检测参数以本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资质和当地农兽药使用情况为依据,复检统一由省级检测机构承担。三是扩大抽查范围。监督抽查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供学校供军营的生产主体为主,同时省、市、县三级均将小农户纳入监督抽查范围。四是加大抽查力度。根据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