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政治空间观念的百年演进历列斐伏尔曾经详细分析了空间与政治的关系,认为空间并不是中性的存在,而是具有政治性,并经常通过意识形态建设、政治权力运行、社会等级设置等来实现。同时政治实践所塑造和产生的“空间”,作为承担政党活动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政治意图的空间表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拥有宏大的政治空间观念,通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经济发展的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治理的推进等多方面积聚起来的强大的组织动能,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政治空间。一、初现与形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政治空间战略转移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上一直具有极为宏大的空间概念,白崇禧在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后,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間换时间”。可以说,毛泽东颇为重视时空的转换策略,并做到了以空间换取生存时间、战略机遇乃至最后胜利。①毛泽东关于城乡工作的重要论述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可以总结为两次重要的空间战略转移,一次是从城市转战农村,另一次就是从农村重回城市。其一,农村包围城市的政治空间战略论述。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先在城市取得胜利后夺取全国政权。受俄国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准备工作如理论宣传、成员发展、工人运动等都是依托产业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从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全国13位代表的出发地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等当时乃至现在都是国内的重要城市。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