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的逻辑图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本质写照。根据中国社会矛盾和时代特征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并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深入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的内在机制,我们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建要素(理论、实践和历史)统一起来,在一个系统分析的框架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运用由抽象思维上升到具体思维的辩证逻辑方法,借助科学理论体系三要素,即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展开程序。这套完整严密的逻辑程序是认识和说明事物固有规律的一般过程,也是各种系统化理论确立的共同逻辑结构,通过运用这套程序,擘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的逻辑图式,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所谓逻辑起点,是以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目标而确定的一个起始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创造性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的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现了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初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中国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因此,面向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实际,如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独特的实际问题,是最初“倒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