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革命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摘要]革命文化是孕育、生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进程中,在革命胜利后继续丰富和发展,以传播思想、阐释价值为主要功能的叙事结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的“想法”“办法”“章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涵育、践行和坚守,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主题主线,传承革命文化,就是捍卫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捍卫民族集体记忆。[关键词]革命文化;初心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习近平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1]不惟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辉煌征途中,留下了浩繁的文物和档案,缔造了辉煌的革命文化。文物档案透射出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革命文化涵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建构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主题主线。一、革命与革命文化(一)革命的概念“革”谓“改变”,“命”为“天命”,古时统治者皆自诩“仰承天道”“受命治民”,故有王朝更迭,皆称“革命”。如《周易》谓“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2]P429由是观之,革命之所是,全在其“当”——“顺天”“逢时”“应人”。民主革命时期,革命者亦疾呼革命之必然性、正当性、进步性,如《革命军》谓“革命”为“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争存亡过渡时代之要义”“顺乎天而应乎人”“去腐败而存良善”“由野蛮而进文明”“除奴隶而为主人”[3]P41。在“天演”“时势”“人心”等义理范畴之外,革命还有具体的行动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