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现代个人批判及其政治哲学意蕴作为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人既是分析现代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点,也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自我构建的基础性概念,马克思哲学诊断现代性政治问题的切入点正是个人概念。众所周知,立足唯物史观对现代社会个人生成逻辑的唯物主义指认,马克思还原了个人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完成了个人概念从“自然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确立了在物质生产关系变革中实现现代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本论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分析了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与现代性政治个人生成逻辑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资本的交换价值所导致的现代个人的政治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透过对资本的“文明作用”和“界限”的指认,揭示了现代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及社会革命路径。本文立足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等文本的考察分析,旨在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和阐释《资本论》中的现代个人批判思想及其政治哲学意蕴,以期通过这一梳理和阐释,在政治事务的经济解释和经济问题的政治解释的交互性语境中,重审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于个人概念塑造的资产阶级政治神话,重释《资本论》现代性政治批判的理论张力和当代意义。一、交换价值的生产与现代个人的生成逻辑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个人的生成。现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组建围绕个人展开,对个人自然状态的理论预设,构成现代经济学和现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