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立品必自慎独始【例文】“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砥砺品行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事实表明,一个人能够时刻做到慎独,就可以正其心律其念、严其行。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修身立德、永葆本色,就要强化“立品必自慎独始”的理念,始终把慎独作为“守身之先务”。(解放军报《立品必自慎独始》)【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壁》,立品必自慎独始,于人所共#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总+。知之者而犹不检,独中岂可复问?人禽之界混,则虽读破万卷,适以取罪圣贤耳!【释义】意思是,树立品德必须从独处时的谨慎开始,在别人知道的情况下还不能约束自己,那么在独自一人时还能谈得上谨慎吗?如果人和禽兽的界限模糊不清,即使读破万卷书,也只是增加对圣贤的罪过罢了。【赏析】古人讲,君子处世,无形亦守,所慎在独。历览前贤,品德高尚之人莫不讲求慎独。东汉杨震面对故人送来的十斤黄金和“暮夜无知者”的劝说,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果断却之;清朝叶存仁在离任时,僚属为避他人耳目,趁夜色送来临别赠礼,他当即以“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一诗婉拒,为“君子慎独”留下了最好的注脚。“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党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