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研究摘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引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是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剖析生命教育及其现状,挖掘课程内容从思想、道德、法治方面与生命教育实现融合,对渗透生命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方面进行思考,让“精彩第一课”发挥真正的实效。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道德法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生命感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生命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道法》课)教师要关注大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疏导,努力将生命教育自觉地融入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一、生命教育的含义及其现状生命教育通过探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目的,实现作为人的真正价值。生命诚可贵,生命可以绽放光彩。1.生命教育的含义在我们国家一般认为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呼吸视为出生,是一个自然人,生命也就开始了。首先人有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生物体”(自然生命),是作为自然人的本能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肉体生命。其次人更有通过环境生成的“第二种生命”(社会生命),获得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社会生命。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一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并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生命教育首先是对自然生命的关切,孕育的过程伴随着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出生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