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摘要]“两个务必”提出70多年来,一直像一面警钟,教育和警示着全党。“两个务必”是一种政治清醒;“两个务必”是一种历史经验;“两个务必”是一种人民立场;“两个务必”是一种工作作风;“两个务必”是一种人生修养。在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更应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关键词]“两个务必”;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人民立场党自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70多年来,其一直像一面警钟,教育和警示着全党。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回顾“两个务必”提出的历史背景,放眼中国几千年历史、放眼百年党史、放眼当今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感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需要认真践行。一、“两个务必”是一种政治清醒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并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党走好革命新征程及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党长远的历史视角和强烈的警醒意识,充分体现了党对当前一个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应对之策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要永远保持清醒,时刻清楚所处的阶段和任务、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应采取的方略和对策。当前,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取得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已经全面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成功属于过去,放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