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例文】谈及修身做人,先贤认为“正心以为本”。正心修身是人格塑造、做人做事的基础。白居易诗云:“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柳宗元说:“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朱熹有言:“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内心净化、立根固本,方能力量无穷、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释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纯洁和坚定的,那么他所做的事情也会是正当和有益的。【赏析】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修身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提高自己的涵养、能力和品质,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唐贤相陆贽为官清慎,年轻时谒见寿州刺史张镒,后者认为陆贽是奇才,与他结为忘年交。陆贽告辞时,张镒赠钱百万陆贽没有接受,只收了一点茶叶。陆贽为相期间,与地方藩镇官员交往,清清白白、一尘不染。别人送给他的礼物,哪怕再小,他也概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不接受。皇帝知道后,劝他受之无妨。对此,陆贽进谏认为,收受礼物的口子一开,由小到大,由此及彼,收小礼必然养成大腐。陆贽恪守为官清廉之道,防微杜渐,其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都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清代名人轶事》中介绍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