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基于文献分析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摘要]农村宅基地利用不充分已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宅基地矛盾,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关于财产功能和保障功能的争论以及相关法律的限制已成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障碍。鉴于此,围绕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提出差异化处理财产功能与保障功能关系、防止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异化、探索多种形式的宅基地流转模式、尊重传统文化及农户退出意愿、健全农户利益保障机制、适度放宽限制实现要素自由流动等路径。[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路径选择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依然延续无偿取得及长期使用的方式,体现出福利性质。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撂荒、宅基地闲置等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改革迫在眉睫。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始,第一轮改革试点工作于2017年底完成。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此基础上,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进一步深化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也反映出作为土地制度改革最为敏感的领域,农村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