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极丰极深,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更加突出强调乡村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内蕴着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与乡和合共美的价值理念,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同时一以贯之地反映了我们党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顺应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一、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必须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坚持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推进乡村水利、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养老、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着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往自然村(组)覆盖、往户延伸;建管并重,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断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切实把公共基础设施建好、用好、管好、维护好,确保设施发挥实效;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