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出来”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三个出来”相辅相成、三位一体,共同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高度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扬斗争精神一以贯之的根本要求,为新时代共产党员提供了行为标尺,对于我们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三个出来”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三个出来”,尽管文字表述略有差异,但精神同源、内核同质、目标同向,全程反映了“三个出来”源头萌发、发展完善到成熟定型的完整过程。“三个出来”的源头萌发。2005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淳安县公安局检查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时,提出了“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重要指示要求。同年4月,他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署名文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中写道:“我们一定要见贤思齐,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三能”重要指示要求是“三个出来”的最初源头,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三个出来”的发展完善。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