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与养老服务的不断融合为智慧康养社区的建设带来了广阔空间。凭借信息技术高效分析、互联互通的特性,社区养老服务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多方资源得以整合,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医养结合等应用场景有效衔接。在康养示范城市建设背景下,推进智慧康养社区建设,不仅有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通过数据互通,还能提升滨州城市服务水平,促进民生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健康管理,满足长者生理需求智慧健康管理作为智慧康养社区建设中着重考量的内容,其首要步骤为明确信息数据。使用检测工具检测长者的身体信息(睡眠时间、每分钟心跳数量和坐居时间等),通过信息数据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以便对症下药,寻找长者生活习惯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帮助老人及时调整身体状态。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岁,健康预期寿命却为68.7岁,平均带病生存时间约8年。其中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以健康检测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为基础打造智慧健康管理云平台,可为社区长者健康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配合线下机构,可为长者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以滨州某康养项目为例,日间通过专业的数字医疗健康终端,对长者血压、血氧、心电图、体脂等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夜间通过智能床垫等设备对长者进行夜间睡眠监护,采集长者卧床时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