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基础、基本矛盾和实践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遵循工艺学变革规律,摆脱技术工具悖论与技术宰制之虞的内在要求和理性选择。这种融合深层蕴含着“技术—思政”的共生关系和互动逻辑,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思政化”与“思政人工智能化”两个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过程和机制。[摘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我们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主要是:深刻把握时代特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在全党持续深入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从正本清源入手,全方位诸领域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以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上述诸方面,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观照、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构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精彩华章。[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精神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