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心助残”结对帮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扶助贫困残疾人,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残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关爱弱势群众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平阳市残联党支部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探索建立“爱心助残”结对帮扶模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奉献精神和先锋本色,不仅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拥护和信任,而且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爱心助残”结对模式和帮扶内容市残联机关支部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2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3名党员干部,由组织安排或个人自行确定,以“爱心助残”结对帮扶的形式,在自己的联系乡镇或生活社区,至少帮扶一户重度二级以上贫困残疾人家庭或双残贫困家庭,填写“爱心助残”结对帮扶登记表,制定结对帮扶计划,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实施结对帮扶成效评价。市残联党支部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在七方面有选择性的开展结对帮扶。一是康复:帮助肢体残疾人开展社区康复训练,并提供训练指导;传授、普及康复知识,提供有关康复信息;为残疾人代购、申领辅助器具等。二是教育: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人学生解决就学问题;顺利完成学业等。三是就业:为残疾人谋求适合条件的工作岗位;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益。四是生活:看望慰问贫困残疾人,为残疾人家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五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