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刍议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与原则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及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从最根本的人类真正自由发展的角度入手,共同富裕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本质,社会公正才有了最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之际,中国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生活难题。在开啟第二个百年奋斗新的征程之时,党中央明确强调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样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更是应对人类共同难题、更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的迫切需要。一、全面认识共同富裕的内涵深意“共同富裕”是一个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为一体的现代政治经济理念。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亦是一个经济目标;既有着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诉求特点,又蕴含着自古以来人类历史进步的追求元素。1921年,李大钊就提出了“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的社会主义设想。所以,这就需要对共同富裕的基本蕴意作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阐释。第一,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邓小平在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