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革命星火从这里点燃“先有文家市,后有井冈山”。在罗霄山脉北麓,湘赣两省交界处,有一个被红色浸润的村庄——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曾三次来到这里的毛泽东,因母亲姓文,将这里亲切地称为自己的“外婆”家。在这片不到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红墙青砖绿瓦的清冽与人车烟火喧哗的热闹交织碰撞着,山峦起伏中夹杂着金灿灿的稻田,大树绿荫下流淌着潺潺溪水,人与自然的和谐跃然心上。随手翻开她的历史,萍浏醴起义在这里策源、举旗,新文化、新思想在这里萌发、激荡,秋收起义在这里会师、转兵,更有以胡耀邦和杨勇为代表的文家市人争先投身浩荡的革命征程。这是一片红色热土,更是光辉的起点。一1927年,在文家市村里仁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一群革命者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经过整整一夜的争论,最终作出了一个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由黑暗转向黎明的伟大抉择!当时,全国各地正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中共中央决定委派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传达会议精神,改组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湖南省委会议上提出,秋收起义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要举起自己的旗帜。9月初,起义部队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加上武装斗争经验不足,未能实现攻打长沙的目标,部队损失惨重。万般危急下,毛泽东果断改变部署,下令各起义部队退到文家市集中。9月19日,起义部队相继到达文家市,进驻村中的里仁学校,此时面临的形势已是极为严峻,接下来该往哪里去,前敌委员们必须做出抉择。当晚,毛泽东在这里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在会上,从黄埔军校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