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几个维度〔摘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具体的实践根据,该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而经济社会发展却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作用,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而且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靶向和实践依据。〔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科学运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反映。一、新時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背景(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理论基础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哲学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系统论证了主要矛盾,他明确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