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网格化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50。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基层根基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和实务界从政府公共管理、多元行动体、科层行政与社区自治等视角对网格化治理模式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各地网格化实践经验中探究和呈现网格化治理理念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很少对其背后的运行机制以及动力机制建构进行深入剖析。有鉴于此,本文以江苏省江阴市“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样本,从“政府—社会”双向互动的视角分析网格化治理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理:一方面,通过下放权力、下沉资源,组织重构和自上而下的赋权、赋能,为治理网格的建构提供动力;另一方面,通过自下而上的流程再造,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使治理网格有效运行。在此基础上,解析“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运行中的現实困境,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一、“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新型城乡治理模式的创新江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总面积986.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6.66万人,常住人口177.95万人,下辖7个街道、10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合作经济开发区。2011年,江阴市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