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共中央书记处》:最后一封“请战书”年僅17岁的任弼时在奔赴苏俄留学时,给父母的信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只以人生原出于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短短的几十个字,是少年时代的任弼时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立下的铮铮誓言,亦是其一生的践行。1950年6月26日,任弼时写了《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封信,也是其向中共中央书记处递交的“请战书”。全文共计400余字,主要介绍了任弼时自苏联治病回国后的身体恢复状况,其目的在于向中共中央书记处申请恢复部分工作,以期能再次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之中。信中,任弼时用300余字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关于其可以开始工作的建议。为了能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应准,他详尽陈述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请求工作的期望:“最近几天内,每日看电报、文件及报纸,总共在四小时左右,尚能支持得住,不感觉太疲倦,自然初期不要过分疲劳,但做点工作,如分管组织部和青委,我想是可以的,请加考虑。”第二天,即6月27日,毛泽东给予了如下回复:“同意弼时意见,试做工作,每日不超过四小时,主管组织部和青委。”任弼时之所以会给中共中央书记处一封如此文风朴实、言辞恳切的“请战书”,源于其一生恪守的“能坚持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赤子情怀。在早期革命实践活动中,任弼时曾两次被捕入狱,其间饱受酷刑,对其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加之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其身体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但其始终抱病积极主动承担着繁重的工作。至中共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