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到全国每个县城,需要立足县域实际,认真思考什么响当当最拿得出手,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了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当前,我国已步入城乡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的发展目标,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截至2021年底,约有2.5亿人在县城或县级市的城区常住,占全国总人口的17%。近年来,很多县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40多个县市GDP过千亿。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县市家底薄、包袱重、发展不充分,县城之间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公共服务质量还不平衡。县城是链接城乡融合发展的枢纽节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目的在于增进县域经济对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激活县城对于城市群、都市圈以及广大农村改革发展创新的参与度和联动性,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