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不搞”二字,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良性发展的底线。那么,如何认识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呢?是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高收入的发展阶段,究竟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因为近百年来,全球范围内从低收入发展阶段提升到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当普遍,换句话说,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发展,难度并不大。但是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跃升到高收入阶段,难度是相当大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阶段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高收入,而且其人口规模都在3000万人以下,例如亚洲的“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这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中国,没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回顾世界上许多国家之所以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一个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其要素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改变,必然失去与低收入国家的竞争力;而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又由于缺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