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一本为革命而生的经济学宣言1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在他之前,还先后出现过四位经济学家,分别是大卫·休谟、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加特·穆勒,他们共同构筑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石。有意思的是,他们几乎都在而立之年前后,提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主张。大卫·休谟在28岁发表了《人性论》,马尔萨斯在32岁完成《人口论》,约翰·穆勒在38岁写出《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而马克思在30岁那年,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在这几位巨人中,唯一形成“主义”并对后世政治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马克思和他的惊世巨著《资本论》。英国历史学家以赛亚·伯林认为:“19世纪没有一位思想家能够像马克思那样,对于全人类有着如此坦率、准确和强有力的影响。”跟那些常年躲在书斋或学院围墙内的学者们不同,马克思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更崇尚行动。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号角般的格言:“迄今为止,哲学家们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世界,而关键的问题却在于改造世界。”1818年,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17岁中学毕业时,在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中,他宣布自己要选择那些“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在23岁那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而他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对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和参与中。他的激烈言论遭到过普鲁士、俄国和法国等政府的查禁、抗议,他还受到法国流氓的殴打,并被驱逐出境。1843年,马克思结识了工厂主的儿子弗里德里希·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