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理路、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1]的初心使命,是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理论、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共产党人信仰追求和政治品格的高度凝练与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最持久、最深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本。新时代,深刻领会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党守初心担使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意义深远。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理路1921年夏,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在南湖红船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场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孕育而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而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铸就建党伟业的伟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来源。(一)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内驱动力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土壤,也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如,“毕力平险”等昭示着博爱众济的救世情怀与担当精神,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