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摘要]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概括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质,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坚持敢于斗争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主要表现为破解矛盾、迎难而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牺牲奉献精神,居安思危、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较真碰硬、无私无畏的真抓实干精神。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倍加珍惜坚持敢于斗争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斗争精神,强化斗争观念,坚定斗争意志,升华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定力和强大精神动力。[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坚持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始终掌握历史主动乃至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动力,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通过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实现人的解放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任务,《共产党宣言》中“斗争”一词就出现了32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科学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作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之一,进行了集中系统阐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