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多维展现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特殊表达。大历史观即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宏阔空间背景下來叙事和评价,以求客观呈现历史、科学总结历史,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中国化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基础上全过程、全方位、全局性地梳理历史进程、回顾历史成就、评价历史意义、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思维、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百年党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历史叙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一、在梳理历史进程上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体现在对历史进程的整体把握上。“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2]168,然而并不表示各个时代相互割裂与脱离,即“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669。因此,在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中认识历史是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