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对话学生心理健康一、提出问题根据抑郁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为7.4%,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掉报告中显示:在6至16岁的在校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流行程度最高的精神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抑郁障碍占3.0%、抽动障碍占2.5%[1],由此可见,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二、分析问题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此《规—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定》与2021年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8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中第四章管理要求中的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按照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心理辅导室,或者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2]2021年7月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到校。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然而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孩子是家长最关心的人,很多家长会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