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发展进程及其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开始积极探寻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采取何种方式领导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直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地位确立的过程,邓小平曾经有一个分析:“在歷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由此可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方式的真正确立,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选择密切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研究梳理这一段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关键阶段。一、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体制机制的有效确立在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张国焘企图分裂中央的严重错误,给党中央和红军造成了极端不利的影响,从而促使党中央对领导方式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总结。1938年10月,毛泽东指出:“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为了实现思想上的进一步统一,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集中的统一的党,一切无原则的派别斗争,都要清除干净。要使我们全党的步调整齐一致,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我们一定要反对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同时,毛泽东又指出:“要提倡顾全大局。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