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制度形成过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注重科学合理规划的建构型法治。早在制定“七五”计划时,我国就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专章形式作出部署。近年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等事关法治建设全局的重要规划密集出台。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发布地方法治发展规划。各类法治发展规划逐渐形成一个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通过制定实施规划,对法治中国建设进行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实践特色,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实践特色与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着紧密联系,反映了我国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国家的法治化,经过数百年的内生演化,在大量实践中完成法治规则的提炼和整合,充满利益博弈和动荡反复,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政府对法治的推动作用较小。中国有着不同的国情条件,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法治发展模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后发国家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现代化任务,需要处理好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应对深度交错的不同领域的现代化要求。这一系列因素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化不能单纯依靠内生演化,而需要由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来推动和引导,较快完成法治化进程。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