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问题〔摘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中党的领导问题,需要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设想到制度加以认识和把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确立党的领导的是列宁。列宁不仅阐明和实现了党对革命的领导,而且论述和推进了执政条件下党的领导。在列宁构建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力量,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领导一切。按照列宁主义原则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执政以后,探索形成了党领导一切的国家制度,并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一切的国家制度是历史形成的,理论上得到阐明,制度上明确规定,并通过党组织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覆盖、以及掌握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主要干部的人事权得以实现。作为一种权力构架,党领导的国家制度是闭合的,受到多方面的主要是内部的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集中体现为党的领导的组织化和党的领导的制度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制度形式。〔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识到并被一再提及。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但由于制度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设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