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全链条治理禁绝商品过度包装中秋节期间,电商平台和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月饼增添着团圆喜乐的节日氛围。近年来,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下,月饼过度包装、铺张浪费现象少了很多,“天价”月饼明显减少,但夯实治理成果、根治过度包装还需进一步下功夫。日前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有效遏制月饼、粽子、茶叶等重点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行为,为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2007年2月,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就发布过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商品过度包装的通知。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推动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经过长期的努力,多数厂商和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性有了充分的了解——造成极大浪费、助长奢侈之风、损害消费者权益。然而过度包装为何屡禁不止?这背后有消费心理、市场需求和消费新业态不断发展的影响,'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过度包装的问题不是一日之间形成的,治理非一日之功,其解决也绝不是靠一两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正因如此,《通知》致力于通过强化商品过度包装的全链条治理,形成持久的整治力度和成效。从要求加强包装领域技术创新、严格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生产商品,到避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从指导寄递企业通过规范作业减少前端收寄环节的过度包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