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国内社会组织行政化研究述评[摘要]当前,国内学界对社会组织行政化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官办社团、半官方社团;从法律的角度探讨社会组织行政化问题;从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其行政化问题;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研究社会组织行政化问题;个案研究;特定领域、特定类型社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转型发展;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的地方探索。这些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也存在结论分歧较大、成果“碎片化”、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关键词]社会组织;行政化;述评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数量激增,已成为现代化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健康的和积极的力量。随着学界对社会组织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部分学者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如下质疑:中国社会组织在数量激增的同时,其性质是否得到根本改观?是不是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亲密伙伴、现代化建设的有益力量,或者什么样的社会组织才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整体进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不涉及到社会组织的行政化问题。由此,一些学者对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一、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官办社团、半官方社团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王颖、折晓叶、孙炳耀是国内较早研究社会组织的学者,他们根据社团组织的民间性程度,将社团组织分为官办、半官办和民办三种类型,并进行了概念界定[1](P70-76)。这一分类方法在学术界较有影响力。此后,许多学者沿用了这一分类方法,用以描述社团组织对政府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