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转型[摘要]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正式超过农村人口,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和以农立国的社会来说,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表明,以农为主及以农立国的时代正成为过去,一个以城镇主导及以工商立国的城市中国的来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人口向城镇集中而农村空心化,农村社会的开放性与社区组织的封闭性以及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政府也纷纷启动和加快了基层改革的步伐。人口、资源大规模流动,市场空间、城市空间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空间日益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基层组织与管理单位,迫切要求构建与城乡开放流动和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这不仅要求农村基层治理空间体系的重构,也要求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体系的重建。[关键词]城镇化;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治理转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从1978年到2014年,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7.4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至54.77%,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02%的速度增长,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入城市、城镇工作和生活。城镇化的发展表明,人们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为从乡村到城镇转移、从农业向工商业转变,同时也意味着经济结构、社会组织体系、生活空间状态、公共管理服务、传统文化习俗等等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其影响广泛而深远。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和人居景观有深刻的影响,对我国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治理方式及治理能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