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衔接贯通”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针对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一体化设计的要求。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学段之间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和层次递进,目前这些工作在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分析当下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在衔接贯通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找推进大中小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路径,以期推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沿着正确方向深入开展。一、“衔接贯通”是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关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键环节“衔接贯通”是对落实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的具体要求。所谓“衔接”,是指“在不同学段的接口处要无缝隙、无重叠地做好对接,让学生感觉不到跳跃与重复”;所谓“贯通”,是指在设计中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要一以贯之,概念、观点、理论要逻辑严谨,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地方。[1]从当前学校思政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点分布及结构体系看,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的课程及教材中均有涉及,但各学段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衔接贯通不畅的现象。(一)内容布局缺乏整体意识导致知识重复从学科知识规律看,爱国主义教育既不是单纯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