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公共领导力:概念界定与构成维度〔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政府和领导者需具备更高水平的公共领导力。公共领导力不同于私人领导力,是为了有效面对和解决新时代多变环境中更为复杂的公共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公共价值,公共部门领导者所需具备的能力。借鉴整合性发展趋势下公共领导力的建构逻辑,基于变革型领导力、伦理型领导力和协作型领导力的理论内容,并考虑中国本土情境特点,公共领导力应包含四个构成维度,即变革型领导力、伦理型领导力、协作型领导力和法治型领导力。〔关键词〕公共领导力;领导力理论;中国情境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飞速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公共领域的领导者需要面对更多的新挑战与新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和老龄化现象的发展压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地区冲突下的和平危机,以及当下席卷全球众多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这些事关全人类发展与安全的重大问题,对各国政府与公共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此大环境下,我国也面临同样的挑战和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领域中的领导者必须提高领导力。那么,什么是公共领导力?私人部门的领导力可否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领域中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差异,学术界已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与采购流程,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2〕,但却未对二者之间的领导力差别给予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