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留守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集农业生产者、乡村建设者、留守儿童看护者等身份于一身,其身心状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留守农民面对如何融入新的发展环境、实现身份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留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一)加强留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其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可知:农民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91.8%,而未上过学的农民比率为6.4%。较低的文化水平阻碍着留守农民对新理论、新思想、新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加强留守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其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塑造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有利于帮助留守农民认清自我价值,调动他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乡村基层组织工作者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能够帮助留守农民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认清自身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其主体意识。二是有利于解决留守农民信仰缺失、信念不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通过在留守农民中开展党的总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于心,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弥补其精神空缺。三是有利于帮助留守农民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留守农民...